Historical research

Hm,hm,hm,hm,hm,hm.
Hm,hm,hm,hm,hm,hm.
Hm,hm.
hm,hm.

1、历史研究纲要

刚研究历史就有了这想法,能写《时空与实在同在》与此有关,不用仔细看《时间简史》,但需要能够简化伊利亚·普利高津《确定性的终结》,确定性终结于复杂系统条件的影响。到了现在的认识,涉及的是方法问题——直入主题。直入主题需要硬功夫。奇点只不过是一个前后变化较大的节点问题,划断就可以了。

⑴ 研究历史的重要性

历史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用来研究,不可以借鉴、比较。研究一个事实胜读十年书,事实中包含什么就研究什么,所学便多。重要的是研究方法论和哲学、辩证法、逻辑、系统等方面的提高,积累一些正确的基础点也重要。

⑵ 历史有节点,要划断。

⑶ 追求真相

真相于学术研究是重要的,但历史真相本身并不重要。追求真相并不容易,可以训练对细节的敏感性。

⑷ 追求正确。

有了史实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,追求正确,在方法上是再创作。追求正确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现在,不能是一肚子的学问却于现在没有什么用。

不比较,不借鉴,因为系统已是不同。我们无法回到过去,过去的问题引起我们思考。

⑸ 研究历史之前需要了解生活

好好做人是根本的学问,了解人生的基本意义是认识论的起点。基础不能有错误,是逻辑的原则。

2、史与巫总相玄

同事做《巫言、巫行》,建议他好好做一下,但不知他能否写下史与巫相玄的话题,于他有难度,因为他看书太多了。这需要象学之能,一眼看千年,但也不放过细节。易中天《国家》写得史实很多,思维也灵活,但他没能总结出国家的概念,他没能从杂乱中走出自己的路。

发现《史记》是小说早了,其实小说本就源于史了。仔细回想,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也有小说的方面,因为作者加入了自己的见解,但这是难免的,因此而有《史与巫》。

史应记而不议,但这样就缺乏趣味性。

史始于口传,巫师承担了主要的部分。认识有局限,便正确与错误相玄了,人类就这样前行,只在于接受者自己怎样去学习。

古之巫师很有智慧,因为他们掌握的史料很多。当把巫师神化时,神来了,黑暗也就来了。

3、只研究一部分历史就够了

到现在积累的史书已够多,但不必全看,只研究一段历史就足够了。

4、孤证不证?

孤证是不能直接证明什么,但,可以演绎,然后再找证据。

孤证不证的原因在于孤证自身的可靠性和形成条件的异外性。

5、夏朝的神话

关于夏朝是不是一个国家中国历史界很纠结,这种心态是不正确。民族的自信不是拥有过的历史,是现在的实力。

我们有老子《道德经》、庄周《庄子》、孔子,这本是足够自信的基础,只是我们自己看不见罢了。

若夏断代工程的结论只是工程本身的具体,这事不做也罢。即纠结夏朝是否是国家,那国家的概念便是最重要的。有人达到了这个地步吗?从易中天的《国家》看来,是没有的。

考古过程有许多难题,如何克服这些难题是重要的,夏商周的断代只是一个研究机会,不应是目的。宋健的思想起点不够高。李学勤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标、研究途径和实施情况》“重大缺憾”就有问题了,会导致过分刻意了。

The traces of history are the footprints of our predecessors, and for us they are tried.
Hmhm,hm- - -
Hmhm,hm- -
Hmhm,hm-

敏感性训练

历史材料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:A、由于水平的原因看不见。B、由于成见的原因增加或减少。这就为追求真相增加了难度,有难度研究才有意义。

利用历史材料寻找别人看不见的细节,这需要用到演绎逻辑。在这过程中便可以增加对一些细节的敏感性,这个属于扩展敏感性训练。

历史研究的好处